【脉通技术】PTFE内衬管,引领介入导管创新趋势

1

摘要

PTFE(聚四氟乙烯)内衬管以润滑性优、壁薄、柔韧性强和抗拉强度高等特点,正成为血管介入导管的核心材料。脉通智造拥有先进的浸涂、自由挤出和带芯轴挤出工艺,从而将PTFE内衬管的性能推向新高,为介入导管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。得益于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,脉通智造产品的稳定性也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。

正文

与过去的血管介入导管相比,现代导管产品的设计愈发精细,由内衬管、粘结层、编织层和外层材料等精密组件构成。而使导管壁厚更薄、内径更大,是介入导管制造商持续追求的目标。PTFE(聚四氟乙烯)内衬管,以其润滑性优、壁薄、柔韧性强和抗拉强度高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微导管、中间导管、抽吸导管、导引导管、支撑导管、可调弯导管和支架保护鞘等医疗器械。

然而要使PTFE(聚四氟乙烯)内衬管在尺寸、柔韧性和强度之间达到平衡,是产品研发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挑战,包括复杂结构成型、材料加工、多步骤流程管理、挤出工艺的精确控制以及成型方法的选择等多重难题。

脉通智造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,致力于研发多系列高性能的PTFE内衬管,以满足医疗行业对高性能导管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
浸涂(铸膜)工艺:
在金属芯线上均匀涂覆PTFE浓缩分散液,并进行烧结固化,形成均匀的涂层,然后逐步移除金属芯线,得到具有卓越柔韧性的PTFE管材。

自由挤出工艺:
将PTFE粉末与有机溶剂及润滑剂混合形成预制件后,借助挤出机制作成管状,并进行烧结处理,使管材壁薄而均匀,晶粒结构得到优化,从而赋予管材更高的轴向强度和刚性。

带芯轴挤出工艺:
结合铸膜的优势,利用芯轴辅助挤出成型,确保内衬管壁的均匀性和柔韧性,同时显著提升其强度。此外,该工艺省去了再次插入芯轴的步骤,保持了管材表面的粘合性能,适合连续的编织加工,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不同工艺下产品性能:

2

数据测试表明,脉通智造™将PTFE内衬管性能推向新高,产品性能均达到或优于市场主流水平。

超薄壁厚及均匀性
自由挤出工艺的PTFE内衬管最薄壁厚可达0.00075英寸(约19微米),提高柔软性和透明度的同时降低导管直径,减少对组织的损伤。

3

高抗拉强度
脉通智造™的PTFE内衬管在保持平滑、精细、薄壁的同时,还具有高抗拉强度,从而提高耐用性。

4

精准公差控制
采用带芯轴(镀银铜线)挤出技术,实现了严格的内径和壁厚公差控制,为介入导管提供了可靠支持。

5

质量管理
脉通智造™严格根据ISO13485体系,打造了规范的万级洁净车间,从投料到包装都在万级洁净车间内完成,确保产品符合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要求。同时,配以先进的制造设备和精密的测量仪器,以及严格的检验检测方法,确保产品品质满足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求。

交付周期
脉通制造™在交付周期方面全球领先,标准品可实现2周内交付,定制尺寸可实现4周内交付。

6

发布时间: 24-05-11

留下你的联系方式:

把你的信息写在这里并发送给我们。